「2013軍民通用科技產業加值應用成果展」6日起在桃園小巨蛋體育館登場。這次展示的相關成果展,以天弓三型及雄風三型飛彈最引人矚目。 這項軍武展規模盛大,規畫包括綠能、傳產、航太及育成等四大展區,其中包括通常僅在國慶國防展演亮相的現役國軍裝備,如U A V無人飛行載具、雄風三型飛彈、天弓三型飛彈等武器系統。 繼上周公開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天弓三型防空飛彈測試成功影片後,中山科學院9日在位於台中的航空所公開渦輪扇引擎、轉子引擎、中翔無人機、紅雀無人機、射擊模擬訓練器等研發成果。其中「鯤鵬」渦輪扇引擎是專為雄二E型巡弋飛彈而研發,格外引人注目。 據指出,「鯤鵬」渦輪扇引擎是專為雄二E型巡弋飛彈而研發,較之一般雄二攻艦飛彈的引擎,具備更小、更省油的特點,專為需長程飛行的巡弋飛彈而研發,在公開資料中, 民國87年5月就先就「鯤鵬」渦輪扇引擎點火、燃燒以及核心引擎與全引擎三階段分別測試。航空所表示,小型渦輪引擎為我國獨立自行研發,以建立完整引擎設計、製造與測試能量,是少數擁有相關技術的國家之一。 此外,由於戰機已邁入無人機的世代,U A V無人飛行載具自然成為矚目的焦點。新型無人機的機翼較傳統U A V短,外型酷似美國B-二匿蹤轟炸機。 中科院特別介紹指出,從最早的天隼、鳶翔、銳鳶到長滯空U A V,都屬於防衛型的偵察機,最新研發的無人機則屬攻擊型,而攻擊的首要條件就是「匿蹤」,不讓敵人輕易偵測到,且機上配有飛彈、炸藥。 中科院表示,匿蹤功能分為兩部分,除了外型匿蹤,飛機表面的材質也有吸波攻能,面對雷達的追蹤電波,無人機能有效散射、吸收,導致回波微弱,不易被偵測鎖定。 中科院說,新型無人機為了追求匿蹤性而縮短機翼,也會產生飛行不穩的問題,目前使用縮尺機模擬測試,目標是研究出兼顧匿蹤和飛行安全的方法,仍在開發階段。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美國這次公佈的武裝軍用無人機出口政策,對於美軍及其盟軍如義大利及土耳其,在波斯灣地區的空中武力進展是很重要的一步。然而,無人機的銷售其實也隱含了某些敏感議題,像是侵犯人權以及政治自由等問題,一位不具名的國務院高級官員便透露,「讓盟國配備無人機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目前已有部份國家積極對外銷售無人機系統,像是以色列及中國,但美國僅銷售軍用武裝無人機給英國。航太諮詢顧問公司蒂爾集團(Teal Group Corp)資深研究員札洛加(Steve Zaloga)表示。新政策有助於美國航太工業與其他國家在無人機市場的競爭上鼎足並立,他預估新方針適用範圍,包含商用無人機在內,每年將有高達60億美元的市場需求。美軍常使用的無人機「死神」(Reaper),售價可能為1000萬美元至1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