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2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間諜」被捕案或導致中日關係緊張

Image copyrightGettyImage caption《朝日新聞》周三說,日本人涉嫌間諜活動在中國被捕的案例極為罕見。(資料圖片)

中國政府周三(30日)證實有兩名日本人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逮捕。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也證實兩名日本人5月起在分別在中國浙江省和遼寧省被拘。

共同社報道,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這兩人分別為家住神奈川縣的55歲男性和家住愛知縣的51歲男性。

日本人在中國被以間諜嫌疑逮捕的情況十分罕見。

另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政府已確認除上述兩人外,還有一名日本男性在中國被拘。

該男性家住北海道,年齡為60多歲,今年6月在北京被捕,具體嫌疑尚不清楚。

間諜行為依據中國法律最高可判處死刑。此事有可能成為影響目前相對穩定的日中關係的新導火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30日在記者會上稱,依法對兩名日本人實施了逮捕和調查,此事已通報日方,但未就具體經過做出說明。

菅義偉透露在5月得到了中方的通報,被捕的兩人並非政府機關人員,是民間人士。

據日中關係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一名男子今年5月在中國浙江省溫州市的疑似軍事設施附近被逮捕。

該人士表示,逮捕依據的是中國的《反間諜法》和刑法,該男子可能被關押在浙江省,預計獲釋還需要時間。

其他日中關係消息人士透露,另一名男子是在靠近中國與朝鮮邊境的遼寧省丹東附近被逮捕的。

菅義偉表示「正從保護國民的角度出發適當應對」。針對是否曾向中國派出間諜的提問,他強調「我國絕沒有做過那種事情」。

2010年,藤田建築公司的4名日籍員工曾因涉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未經許可進入軍事管理區非法拍照而被一度拘留。

美公務員資料洩密 中情局駐京特工撤離

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帕表示,雖然中美首腦會晤後達成的互不進行和支持網絡經濟間諜活動的協議,但網絡安全前景不樂觀。

美國媒體透露說,因為美國政府雇員資料數據庫兩度被網絡電腦黑客攻入,中情局從美國駐華大使館撤回一批人員。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援引了匿名的美國現任和前任官員,向該報透露這一敏感事件。

有關官員表示,今年春天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數據庫遭黑客入侵,有關資料可以讓中國人搞清楚哪些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特工。

美國官員私下裏指責對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數據庫的網絡入侵行動來自中國,但他們並沒有公開說中國是幕後主使。

雖然並沒有證據說明被竊取的資料已經造成了危害,但美國官員們擔心這可能對其間諜形成的潛在危險。

有關美國官員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只要中國對比一下聯邦人事局檔案,包括國務院雇員信息,和美國駐華使館人員的名單,通過排除法就可以發現哪些人是真正的外交官,哪些人可能是中情局雇員。

路透社在無法確認《華盛頓郵報》這則報道的情況下,詢問了美國中情局,但中情局拒絕對《華盛頓郵報》的報道做出評論。

周二,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帕表示,雖然中美首腦會晤後達成的互不進行和支持網絡經濟間諜活動的協議,但網絡安全前景不樂觀。

他承認美國也進行網絡間諜活動。

英媒:莫迪和習近平在美比試「軟實力」

Image copyrightAFP

《經濟學人》網絡版一專欄文章比較了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後腳的訪美行程、目的、表現和效果,認為這一比照折射了中國和印度在美國進行了一場軟實力較量。Image copyrightAP

莫迪的座右銘似乎是這樣的:他能做的任何事,我都能做得比他更好。這次對美國的正式國事訪問上,許多方面兩人不相上下,比如美國人的不信任,就適用於莫迪的承諾和習近平的表態。

但在「美國人氣」孰高孰低的較量中,莫迪顯然更勝一籌,文章說。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莫迪是民主體制中經選舉產生的政治領袖,這意味著他具備了勝選所必備的技能,比如願意當眾流露情感、熊式擁抱、提到母親時雙眼濕潤等。

第二,莫迪在美國受到人數眾多且影響力相當大的印裔社區,還有熱切為印度游說的團體的支持,但很難設想習近平主席在美國有類似的群體感召力,部分原因是許多華人不接受共產主義,而對中國共產黨領袖表現出熱情可能會被懷疑充當「第五縱隊」。

第三,印度不是中國。中國看上去越像是對美國利益的威脅,印度作為制衡力量的重要性就越大;對中國經濟的擔憂越甚,寄予印度的希望就越多。

「攪局」

《金融時報》說,習近平主席訪美,不少人「攪局」,包括教宗、普京和特朗普。

習近平主席對美國展開國事訪問前,負責籌備的中國官員希望籍此為中國國家主席在國際舞台上塑造一個倍受歡迎的領導人形像,結果卻發現在美國那一周時間裏總是被時下「全球最引人矚目的新聞人物」搶風頭。

文章說,稀釋了美國公眾對習近平訪美關注度的主要包括:美國人對幾乎同時到訪的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澎湃熱情、特朗普爭取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聲勢,還有俄國總統普京跟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打外交架。

文章分析了教宗方濟各訪美、特朗普競選和美俄緊張在美國媒體眼裏的各自具備的重要程度,但最後總結說,儘管習近平訪美沒有使他在美國的形像升華,但並非沒有成功之處,主要是禮賓方面毫無瑕疵,為中國國內受眾展示了很強的領袖形像。

利弊兩分法

《每日電訊報》金融專欄作者華萊士撰文說,從股市角度講,中國打噴嚏世界都感冒,但這事是好是壞取決於各自所處行業和角度。

這是因為中國股市踉蹌或震蕩,一個後果是更多中國公司將認識到走向世界的重要性,更多到歐洲、英國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作者認為,近期一些歐洲或英國公司被中資收購交易表明,政界或輿論擔心外國人掌握英國資產比例過高可能會損害英國經濟,那其實是沒有道理的。被中國公司收購的歐洲企業將因此獲得別人難以想像的中國和亞洲市場機會。

與美國相比,歐洲資產目前較便宜,所以對中資的吸引力較大。也有觀察人士認為,不應該指望中國經濟增速減緩或股市短期震蕩會導致大批中國投資資金湧入歐洲,但英國財相奧斯本訪華之行確實會帶來一些收益。

可以倒著飛的飛機

Image copyrightGetty

四月初,朝鮮媒體公開該國一款最重要軍用飛機的新隱身計劃。在電視屏幕上可以看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坐在這款飛機的駕駛座上。

但這款飛機並不是光滑靈活的噴氣式戰鬥機,而是 20 世紀 40 年代的雙翼飛機,外表好像拖拉機裝上了翅膀。朝鮮的安-2 運輸機可用於低空緩慢飛行至朝韓邊境,將突擊隊運送至韓國邊界線。它的飛行高度可低至一定程度,使雷達難以檢測。

朝鮮軍方曾自豪地展示出安東諾夫安-2運輸機。如今,這款飛機頂部塗成綠色,底部塗成藍色。此次新隱身塗色計劃是為了使機身更難為人所發現,無論是飛行於上空的飛機觀察員,還是地面觀察人員。但是,為什麼在2015年,朝鮮會使用這樣一款飛機?它更像是《奪寶奇兵》電影中的古董飛機而不像前線服役戰機。

1947 年,安東諾夫安-2 運輸機首次飛行,當時,蘇聯經歷二戰後正進行重建工作。即使那個年代,人們也覺得它外表古舊,因為當時的航空技術已步入噴氣式飛機的階段。但是安-2 運輸機的設計其實非常合理。

該飛機產量數以千計,出口至世界各國,在面世 70 年後仍在服役。除了滑跑距離短之外,它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特徵。從物理的角度來看,該特徵是不能成立的,即:它可以倒飛。Image caption安-2 運輸機起飛和降落的滑跑距離僅為幾百米(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安-2 運輸機當初是為了完成前蘇聯森林部所需的任務,既要作噴灑農藥的小飛機,又要作通用運輸機。它的設計師奧列格·安東諾夫(Oleg Antonov)設計了一種大型單引擎雙翼飛機,其全封閉式座艙和最多可容納 12 名乘客的空間,或者裝載剛剛超過一噸的貨物。

安-2 運輸機必須能從簡陋的機場起飛,機場中有的未加鋪砌、雜草叢生,還有的是俄羅斯人煙稀少的荒野中骯髒的道路和林地。這種環境要求有一種簡單而堅固耐用的飛機,能夠在短距離內起飛和著陸,與機械結構更複雜的直升機相比,更易於維護。

到 1991 年,在前蘇聯和波蘭先後生產了 19,000 多架安-2 運輸機,在中國則有幾千架特許生產。
「倒著飛」

航空作家伯尼·雷頓(Bernie Leighton)表示:「安-2 運輸機仍在服役是因為真的沒有其他飛機能與之匹敵,如果你需要的飛機要搭載 10 名士兵、人員或者山羊,在陸上隨處都能起飛,能勝任的除了直升機就是安-2 運輸機了。」他曾在白俄羅斯執飛安-2 運輸機。

雷頓表示,「執飛安-2 運輸機與其他現代飛機不同。首先,它的尾部拖地,所以在你登上舷梯進入機艙後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明顯向後側傾斜。這種飛機還十分『堅固』,在地形條件惡劣地區飛行,你能感受到每一次顛簸,每一次控制翼面的移動。不要忘了,這種飛機可不是為了滿足乘客舒適要求而打造的。」

「飛機噪音是不是極大?是的,單引擎飛機就更為如此。」

一方面,安-2 運輸機的古色古香的設計有其目的,其雙翼設計讓兩對機翼能產生很大的升力,這意味著其可以在很短距離內起飛。Image caption(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上述機翼產生的升力意味著安-2 運輸機的最低限速相當之低。飛行速度約為 25 英里/小時(40 公里/小時)時,飛行員仍能完全控制執飛。相比之下,在空速低於 50英里/小時(80 公里/小時)時,普通的賽斯納(Cessna)飛機就會失速。

上述性能使得安-2 運輸機在跳傘訓練和跳傘學校備受青睞,也意味著它基本上能夠停留空中飛行,這可是讓安-2 運輸機在航展表演上大出風頭的一個絕技。表演中,飛行員先逆風飛行,如果逆風的風力足夠大,這種飛行動作會讓飛機緩慢向後移動而不會失去控制。
非凡的設計

聽起來不可思議?可以問問比爾·利裏(Bill Leary),他是英國安-2 運輸機俱樂部的飛行經理,該俱樂部的飛機自英國貝辛斯托克鎮附近波法姆機場(Popham Airfield)起飛。過去 14 年來,他一直執飛一架前匈牙利的安-2 運輸機。

安-2 運輸機能夠空中停留飛行乃至倒飛的關鍵是恰到好處的飛行條件,全在於機翼上的『控制翼面』。前部是被稱為前緣縫翼的撓性板。它們往往在著陸時用到,因為其作用的增加空氣阻力,讓飛機減速。機翼後部也有被稱為襟翼的類似部件,也是用來讓飛機減速,但其同時還能通過變換機翼形狀而讓升力增加。安-2 運輸機的襟翼貫穿下翼後部全長,上翼上的更長,這等於讓升力大大增加,因而能讓飛機速度不可思議地降低。

利裏表示,「如果風力足夠大,比如 15-20節,你就能讓飛機『空中停留』,你降下機翼前部的所有副翼和前緣縫翼,並讓飛機與風向呈 40 度角,同時加大發動機馬力,然後保持就好了。」

利裏把安-2 運輸機描述為一種讓人愉快的飛機,但也補充說,駕駛這種飛機需要精力高度集中,飛機對駕駛桿的移動格外敏感,飛機本來就『想要』飛行,所以飛機上升輕而易舉。但飛機轉向卻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與現代波音或空客飛機不同,安-2 運輸機並未搭載計算機控制的飛翔面移動,甚至沒有液壓控制。利裏表示,「安-2 運輸機全靠纜索、操縱桿和人力。」

「這可是體力活,你需要鋼鐵一般的肌肉才行。」

安-2 運輸機當初要是在柏林牆西側設計和製造,其富有活力設計可能讓其比現在更為出名。雷頓表示,「只有是操作不慎,安-2 運輸機才會讓你機毀人亡。金屬疲勞這樣的故障簡直不值一提,如果其引擎失去動力,你真的不必擔心要到那裏著陸。它可不是讓人有舒適感的飛機,但卻真的極其安全。」當然,這種看似低調的飛機因其卓越的「倒飛」能力而自成一格。

科爾賓稱他若出任首相將不會使用核武器

Image copyrightPAImage caption科爾賓在接受BBC採訪時重申了自己的反核立場

英國工黨新領袖科爾賓在星期三(9月30日)接受BBC採訪時說,如果他出任英國首相,將不會使用核武器。

科爾賓在9月12日當選工黨領袖,本星期首次以領袖身份出席歷時四天的工黨年會,並在會上發表了講話。

他在接受BBC採訪時再次重申了英國不應該更新自己的三叉戟戰略核武器系統的立場。

他說,「我們已經不再處於冷戰時代,冷戰在很久以前就結束了。」

記者問,如果他出任英國首相,是不是有可能按下核武器的按鈕。他回答說,「不會。」

科爾賓說,「我反對使用核武器,我反對擁有核武器,我願意看到一個無核的世界。我相信這是可能的。」

可能成為首相

科爾賓還表示,他相信自己有可能成為英國首相。

他說,「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更新三叉戟系統,我們應該就核不擴散條約履行自己的義務。」

「我認為我們應該呼籲召開一次國際核武器會議,促成實現一個無核化的世界。」

此前一天科爾賓在工黨年會上發表講話說,他在黨魁選舉中獲得的壓倒性勝利讓他的解除英國核武裝的立場獲得了支持。

但是,英國工黨內部的許多高級成員,包括影子內閣國防大臣伊格爾,都不支持他的這一立場。

按照計劃,工黨將重新審議自己的國防政策,包括有關未來核能力的政策。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美國之音視頻新聞: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火星上有流水的證據

美國太空總署(NASA)星期一宣布,科學家們找到火星上有鹽水流的有力證據,至少是­在火星的夏季。新發現的“水合”鹽礦物線需要水才能形成,而有流水的地方,就可能有生­命,那怕只是微生物。美國太空總署行星科學部主任格林在一次記者會上公布了這一發現,­他說,“今天我們對火星有了革命性的認識。”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敘反對派將美援武器交給基地組織

Image copyrightAPImage caption敘利亞接受美國援助的武裝將武器裝備和彈藥繳械給基地組織分支武裝

美國軍方首度承認,一派接受美國訓練和裝備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把美援裝備和軍火轉交給了基地組織分支。

美軍說,這一支受到美國援助的反對派武裝為了換取安全通過基地組織武裝努斯拉陣線(al-Nusra)佔領區的獲准,將六輛卡車和大量軍火交給努斯拉陣線。

美國國會早些時候批准向敘利亞境內的一些反對派武裝提供價值5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並向約5000名反對派武裝提供軍事培訓,目的是讓他們有能力與包括伊斯蘭國在內的極端主義武裝作戰。

不過,根據美軍掌握的情報顯示,第一批結束培訓的反對派武裝約54人,與努斯拉陣線武裝一接火便被擊潰。

破壞軍援規則

負責培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項目的勞埃德·奧斯丁將軍(Gen Lloyd Austi)上周五在回答美國國會質詢時承認,在眾多接受美國軍援的反對派武裝中,仍然堅持戰鬥的最多不過4-5小隊人馬。

另據美國軍方發言人證實,接受美援的敘利亞武裝向基地組織分支繳械的事件發生在9月21至22日。

軍方官員承認,如果事件來龍去脈得到進一步證實,那麼這很可能已經違反了美國國會所通過的軍援敘利亞法案的規則。

BBC駐華盛頓記者指出,這是美國希望扶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中相對溫和派武裝的努力不斷失敗中的最新一例。

烏克蘭危機:基輔禁止俄羅斯航班進入國境

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烏克蘭總理聲稱,俄羅斯的飛機在烏克蘭的機場「沒有位置」

烏克蘭已經表示,將禁止俄羅斯航空公司進入該國境內,這是對莫斯科政府支持烏克蘭東部反政府武裝的制裁行動中的一部分。

基輔方面聲稱,這項禁令將從10月25日開始生效,包括俄羅斯航空(Aeroflot)和全祿航空(Transaero)在內的俄羅斯大航空公司都將屬於禁飛之列。

俄羅斯的運輸機如果載有軍方人員或者軍民兩用物品,也將會被列入禁飛名單。

莫斯科形容這項措施是「一個瘋狂的舉動」,承諾將會採取有力回應。

另一方面,烏克蘭與俄羅斯則已經達成協議,在即將到來的冬天向基輔輸送天然氣,結束長達多個月的艱難談判。

這項由歐盟參與協調達成的協議在布魯塞爾初步達成,不過仍然需要「進一步程序」才能最終簽署。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關於天然氣的紛爭曾導致供氣暫停,從而中斷了俄羅斯天然氣向歐盟各國的輸送。
俄羅斯的警告

禁飛令是由烏克蘭總理阿爾謝尼·亞采紐克(Arseniy Yatseniuk)宣佈的。

「帶有俄羅斯三色旗的俄羅斯飛機在烏克蘭各大機場將沒有位置,」他說。

之後,烏克蘭航空當局表示,禁令將從10月25日開始實施。

上周,烏克蘭向400個個人和90個法律實體——當中多數來自俄羅斯——實施了制裁,指他們要為2014年3月莫斯科吞併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東部持續的衝突負責。

對於烏克蘭的禁令,俄羅斯官員回應指,他們將被迫不得不採取適當的行動。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德·佩斯科夫(Dmirty)指,這樣的禁令假如實施,將是「一個瘋狂的舉動」。

自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爆發衝突以來,已經有近8000人死亡。

烏克蘭和西方都指控俄羅斯為分離主義分子提供武器,並向頓涅茨克和盧漢斯克地區派出了常規部隊。

莫斯科否認了有關指控,但承認俄羅斯有「志願人士」與反政府武裝一同作戰。

歐盟和美國分別都對俄羅斯官員和總統普京的主要盟友作出了制裁。

過去兩周,烏克蘭東部一直保持著停火狀態,但有報道指當地仍不時有炮擊出現。

英國將擴大在伊拉克敘利亞空中偵察

Image copyrightMoD AFPImage caption英國皇家空軍「哨兵」預警機將繼續為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的英國和盟軍部隊提供情報支援。

英國國防部宣佈,英國將擴大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空中偵察活動,直到明年。

英國國防大臣法倫說,英國皇家空軍「哨兵」預警機將繼續為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的英國和盟軍部隊提供情報支援。

法倫表示,打擊「伊斯蘭國」民兵仍是英軍的「首要任務」。法倫作出上述表示之際,英國議會投票授權英軍參與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已經一年。

英國已在敘利亞參與偵察和空中加油行動,但英國議會2013年否決了政府提出的對敘利亞動武的提議。

自2014年9月30日以來,英國參與了針對伊拉克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的空襲。

英國國防部說,在英國與盟軍部隊的合作下,伊拉克軍方已重新奪回去年夏天被「伊斯蘭國」武裝奪取的四分之一的領土。

伊拉克部隊已奪回北部20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新奪回中部重鎮提克里特,並把「伊斯蘭國」武裝趕出東部的迪亞拉省。

法倫說:「打擊『伊斯蘭國』武裝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英國正發揮重要的作用。」

他說,英軍部隊已實施300多次空襲,承擔了盟軍部隊近三分之一的空中偵察任務,並為當地訓練了2000人。

儘管英國議會投票否決了政府對敘利亞動武的提議,但今年7月,英軍人員跟隨美國和加拿大部隊,參與了對敘利亞的空襲。

據報道,也有兩名英裔「伊斯蘭國」聖戰成員被一架英國皇家空軍無人機炸死。英國首相卡梅倫形容說,有關空襲是「自衛行動」。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習奧會:中美就加強網絡安全取得共識

Image copyrightEPAImage captio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會談後舉行記者會,同意就有爭議的網絡安全問題採取新的步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五(9月25日)在白宮會談後舉行記者會,同意就有爭議的網絡安全問題採取新的步驟。

奧巴馬總統宣佈,兩國領導人都同意不會支持或者參與通過網絡進行經濟間諜活動,包括竊取知識產權的行動。

兩位領導人說,他們就雙邊關係、貿易、網絡安全、各自國內問題和全球合作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廣泛和有建設性的坦率交談。

《華盛頓郵報》的分析說,網絡安全問題上的共識是兩國雙邊關係中一大重要議題的突破。

習近平呼籲中美兩國加強合作,希望不要將此政治化。他說:「合則兩利,斗則兩輸」。

奧巴馬在發言中表示,他在同習主席的會晤中就廣泛的議題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增進加深了雙方的了解。

除了宣佈在網絡安全議題上取得進展,奧巴馬還表示,美中兩國還將在全球減排、阿富汗、伊朗等國際問題,以及兩國雙方文化人文教育交流等議題上繼續進行合作。

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讚賞奧巴馬歡迎中國和平發展、支持中國發揮更大國際作用的態度,中國致力於和美國堅持增進戰略互信,尊重各自利益,合作共贏。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周五中午,習近平出席了美國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克
里在美國國務院聯合舉行的歡迎午宴。

分歧和共識

奧巴馬在記者會上也表明,他在同習近平的會晤中,表達了美國對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在中國人權和新聞自由等問題上的關切,認為這些問題不解決無助於地區和平穩定和中國的和平發展。

他說,習近平也在會談中坦率表達了中國對上述問題的立場態度,雙方在這些問題上有分歧,但會繼續就分歧進行對話。

奧巴馬強調說,坦率溝通有助於防止誤會。中美如果能合作溝通將有益於世界和平。

習近平強調說,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將繼續在2013年安納伯格莊園會晤後達成的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方面的努力。

在網絡安全方面,習近平表示,雙方都需要遵守行為規則,讓網絡安全變為中美合作的增長點,而不是衝突的爆發點。

他表示,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不斷拓展雙邊、地區、全球層面務實合作,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問題,推動中美關係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周五中午,習近平出席了美國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克里在美國國務院聯合舉行的歡迎午宴。當晚,習近平將出席奧巴馬在白宮舉行的歡迎晚宴。

另外,周五當天,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夫人彭麗媛在華盛頓動物園為新出生的熊貓寶寶起名為貝貝。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當天,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夫
人彭麗媛在華盛頓動物園為新出生的熊貓寶寶起名為貝貝。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習近平訪美前「中美趕緊磋商網絡軍控條約」

Image copyrightAPImage caption報道稱華府與北京希望爭取在習近平抵達美國之際公布就「網絡軍控條約」達成協議。

據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美國與中國正磋商國際史上首部「網絡軍控條約」,使雙方承諾在和平時期不首先使用網絡武器「摧毀對方的核心基建」。

星期天(9月20日)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於頭版報道,參與談判的官員指出,華盛頓與北京過去數周「在趕緊磋商」這部條約,並希望在習近平抵達美國之際能有所公布。

習近平將於星期四(24日)抵達西雅圖展開訪美行程,預料網絡安全將成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時的重要議題。白宮拒絕就《紐約時報》的報道發表評論。

路透社引述三名美國網絡安全企業高管說,中國黑客對美國策動的攻擊近日明顯下降。分析認為,這與兩國正在談判網絡安全問題不無關係。

其中一家公司Mandiant的創辦人,目前在母公司FireEye擔任總裁的克文·曼迪亞指出,黑客最近一段時間的攻擊步伐似乎有所收斂。他相信中美兩國能在未來幾年內就解決黑客攻擊問題達成共識。

曼迪亞曾領導調查多起美國企業所遭遇的黑客攻擊,包括去年年底索尼影業懷疑被朝鮮黑客攻擊事件。

Mandiant也曾披露駐扎在上海的 中國解放軍61398部隊對美國策動了多起黑客攻擊,美國司法部其後更起訴五名中方軍官,而中方則多次批評美方「 捏造事實」。Image copyrightBBC World Service
「初步協議」

今年8月,聯合國信息安全問題政府專家組提交了最新一份報告,當中列出了一系列屬建議性質的「行為凖則」,其中包括相關國家不應違背國際法,採取或支持「有意破壞核心基礎建設」的網絡活動。

這個專家組包括了來自中國的成員。《紐約時報》指出,美方的目標是希望透過「網絡軍控條約」這樣一個雙邊協定,讓中國領導人「接受」(embrace)這份聯合國凖則。

報道說,中美雙方官員最近「趕緊」(with urgency)談判協議內容,總統奧巴馬也在上星期三(16日)出席民間組織商業圓桌的活動時暗示將與習近平重點討論網絡安全。

但是,一名參與談判的美方高層官員稱,奧巴馬與習近平預料不會在協議中「明確、詳細的提及」禁止攻擊核心基建的條文,而是「一般性」採納聯合國的行為凖則。

此外,目前的談判也沒有包括竊取知識產權等商業間諜活動,或盜取政府雇員個人信息的行為。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消息人士稱「網絡軍控條約」未必能包括美方多次指責中方干犯的經濟間諜行為。

被認為是美國國力專家的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對《紐約時報》說,中美互不首先使用網絡武器摧毀對方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這也許能讓雙方保持一定的克制。

但是,約瑟夫·奈認為,問題是,「到底能怎樣去核實(誰發動襲擊),而要是這根本不能核實,那(互不攻擊條款)還有什麼意義?」

剛於今年初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副代表兼中國裁軍事務大使,曾任中國外交部網絡事務協調員的傅聰今年3月曾表示,中方主張「盡最大努力遏制已初現端倪的外層空間和網絡空間的軍備競賽」,呼籲裁軍談判會議增加討論有關議題。

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9月9日至12日低調訪美四天凖備習近平行程,期間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等討論了網絡安全問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上周引述孟建柱重申:「中方反對網絡攻擊和網絡商業竊密的立場是堅定的,不管什麼人,在中國境內實施網絡攻擊和網絡商業竊密都是違反國家法律的,都應受到法律的追究。」

「中美兩國開展對話合作、共同打擊網絡犯罪,符合雙方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中國首次發射「長征六號」航天火箭

Image copyrightXinhuaImage caption中國媒體稱,「長征六號」發射令中國「縮小了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

中國最新研製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將20枚人造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最新紀錄。

「長征六號」於北京時間9月20日早上7時01分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據中國媒體報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開發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首次採用了「無毒無污染液氧煤油」的發動機,以及一系列全新的結構形式和電氣系統。

火箭將20枚微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的第一次;20枚衛星將主要用於開展航天新技術、新體制、新產品等空間試驗。

《解放日報》報道指,「長征六號」發射提高了中國的「空間進入能力」並且「縮小了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對中國運載火箭「後續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當中的最新成員——中國正在進行為期至少2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期望至2020年建成可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並計劃在2028年首次發射搭載太空員登陸月球的「長征九號」衛星。

按計劃,中國還將於周五(9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發射「長征十一號」火箭,搭載三枚衛星進入太空。

2016年,另外兩枚火箭——全液體燃料的「長征五號」和大型負載火箭「長征七號」——將計劃首次發射;這兩枚火箭將與「長征六號」一起成為中國新一代的太空運載火箭。

英國飛機迷欲讓協和式客機重上藍天

Image caption協和式超音速噴氣客機退役前最後一次商業飛行是2003年10月27日

一組英國航空迷表示,他們幾近籌足購買一架協和式客機(Concorde)的款項,因此有理由預期在2019年可以讓這款曾經是「偶像式」的早已退役的超音速噴氣客機重返藍天。

這組名為「協和俱樂部」的英國航空迷包括飛行員、旅社代表和其他航空迷; 他們說已經籌到1.2億英鎊。

除了力爭讓至少一架協和客機重返藍天之外,「協和俱樂部」還希望能在倫敦市中心裝置一架協和式供永久陳列展觀。

可達到二倍音速的協和式客機退役前曾在2003年最後一次飛行。

據「協和俱樂部」主席保羅·詹姆斯(Paul James)介紹,他們正在與有關方面接洽,希望能通過購買或租賃的方式從法國獲得兩架協和式客機,但是目前還未能達成任何協議。

航空業偶像

協和式客機是一款由法國宇航和英國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 協和式與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圖-144型噴氣機,同為世界上少有的曾投入商用的超音速客機。

協和式1969年首飛,1976年投入商務服務,主要飛行從倫敦希思羅機場和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往返於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的跨大西洋定期航線。

協和式能在15000米高空以2.02倍音速巡航,從巴黎飛到紐約只需3小時20分鐘,比普通民航客機節省超過一半時間; 正因為如此,協和式雖然票價相對昂貴仍深受商務旅客歡迎。1996年2月7日,協和飛機從倫敦飛抵紐約僅耗時2小時52分鐘59秒,創下了航班飛行的最快紀錄。

協和式飛機共生產20架,其中僅16架投入營運。 巨大資金投入和漫長研發過程使英法兩國政府承受巨大經濟負擔。

2000年,協和式發生營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惡性事故。 法航4590號班機空難,導致旅客對協和式信心大減。

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英航和法航最終於決定協和飛機完成2003年10月27日最後一次商業飛行後終止服務,並於同年11月26日「退役」。

專家指出,協和式超音速噴氣客機代表著世界航空技術史上的重大技術進步,因此即使退役,仍是航空歷史上的重要「偶像」機型。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日本安保法答問:安保法內容與影響

Image copyrightEPAImage caption日本反對黨未能阻止安保法通過。

日本參議院周六凌晨通過安保法案,解禁集體自衛權,在二戰後結束70年後首次允許派兵海外。支持一方認為面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及不穩的朝鮮,安保法案對日本國防有必要性。不過,反對者指安保法案破壞日本的和平主張。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極重視安保法案的通過。安保法案在日本國內引起極大爭議,亦令安倍晉三民望大跌。

以下是幾個關於安保法的問題,解釋安保法內容及安保法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1) 日本軍隊規模有多大? 日本軍隊受到什麼禁制?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軍隊稱為自衛隊,陸軍、海軍及空軍共有約22.7萬人。對比中國軍隊233萬人、美國軍隊143萬人,規模要小得多。不過,日本自衛隊人數比英國、德國及法國軍隊多。安保法通過前,日本只可以於本土受到直接攻擊,才可使用兵力,這項規定源於日本憲法。日本二戰戰敗後,美國草議日本憲法,不允許日本「使用武力去解決國際衝突」。Image copyrightAFPImage caption日本軍隊稱為自衛隊,陸軍、海軍及空軍共有約22.7萬人。Image copyrightAFPImage caption日本二戰戰敗後,美國草議日本憲法,不允許日本「使用武力去解決國際衝突」。

2) 安保法如何改變現狀?日本可以在什麼情況下出兵?

安保法容許日本支援美國,亦可支援其他日本盟友。安保法半年後才會生效,不過政府派兵前,仍需國會批准。政府需要證明,如果不派兵,日本人民會面對嚴重危險。

3) 很多國家的軍隊沒有受到這麼多的限制。為何安保法引起這麼大的爭議?

二戰的慘痛回憶,加上兩枚原子彈造成的大量傷亡,現時仍對日本社會有重大影響。不少日本人對能夠保持七十年的和平感到自豪,認為日本和平憲法是國家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反對者包括學生、律師、學者等,都強烈批評安保法。

4) 反對者指安保法能拖累日本參與美國引起的中東戰爭。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高嗎?

安倍晉三一再說日本不會參與混亂、長期的衝突。他指安保法令日本的威脅──如朝鮮──攻擊日本的機會減低,更令日本與盟友美國關係更加鞏固。不過,反對者認為,安保方案條文不清晰,令自衛隊有機會參與戰事。他們亦擔心美國的敵人會視日本為另一敵人。伊斯蘭國今年一月曾在敘利亞處決兩名日本人質,而本月日本亦收到伊斯蘭國威嚇,令日方在世界各地的大使館加強保安。Image copyright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安保法容許日本支援美國。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安保法在日本引起大規模示威。

5) 安保法有機會受到法律挑戰嗎?

有。包括安保法內容及通過的方法。反對者──包括幾十名備受尊敬的法律學者──指安保法違法日本憲法,而日本憲法需要全民公投才可修改。安倍晉三的政府暫時都避免把安保法案經公投通過,因為估計這項修改將不能通過公投通過。反對者說他們會於司法制度挑戰安保法,不過法庭修議需時經年。假如日本最高法院判決安保法違憲,安保法可被推翻。

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中國在南中國海建設新飛機跑道



衛星圖像顯示,中國在南中國海有爭議島礁上展開了新的活動,這讓外界對中國宣稱已停止填海造島的說法產生了懷疑,也給習近平與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下周在華盛頓順利舉行峰會的前景投下了陰影。

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一份報告中援引的衛星圖像顯示,中方正在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中國稱南沙群島——譯者註)建設兩條飛機跑道,而中方在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建設的一條飛機跑道已經接近完工。

中國外交部在本周的聲明中並未否認在渚碧礁(Subi)和美濟礁(Mischief)上的活動,並表示,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的建設活動“完全合法、合理、合情”。

在南中國海島礁建設飛機跑道和其他設施與中國外長王毅今年8月初的說法相悖——當時王毅表示,中國已經停止了在南海的填海造島工程。中國官員還表示,他們現在的重點是在島礁上建設基礎設施,這些設施主要將用於和平的民用目的,比如搜救行動或者漁業管理。

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強調,有證據表明9月8日中國還在渚碧礁和美濟礁上繼續吹沙活動,這似乎與王毅的說法相悖,並有可能成為兩國元首9月25日會晤時的一個爭執話題。

最近幾個月里,兩國一直努力在習近平下周訪美前消除雙方在網絡安全等敏感領域的分歧。

兩國元首去年在北京舉行了雙邊會晤,會晤後兩國在環境和軍事交流領域簽署了重大協議,但這次雙方將更難找到“低垂的果實”。

一名瞭解此次會晤籌備工作的人士表示:“雙方都對這一事態感到相當緊張。他們不得不淡化期望。”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國問題高級分析師謝艷梅表示:“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些(吹沙)活動的性質是什麽。”

“中方曾試圖在習近平訪美前象徵性地暫停作業,以安撫一下美國人。”

按照謝艷梅的說法,中國官員和分析人士私下裡認為,最新活動的目的是“鞏固”這些島礁現有的基礎,而不是擴大它們。

美國官員可能很難領會其中的細微差別,他們同樣難以理解的是,北京方面堅稱,在建的飛機跑道和其他基礎設施主要將用於和平的民用用途。

位於海南島的中國南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uth China Sea Studies)的康霖表示:“填海造島已經完成,下一步是建設基礎設施。但不可能說某種基礎設施只會用於民用……新的飛機跑道很長,足夠用於軍事用途。”

謝艷梅表示:“中方非常希望強調合作、強調共同利益並淡化中美分歧。但我不認為美國人會買賬。(習近平訪美)讓他們有機會直接向中國國家主席提出問題並引起他的註意。”

透視中國:朝鮮核問題陡添中國外交變數

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朝鮮重啟核設施並宣佈發射「衛星」,在中國的周邊形成新的複雜挑戰形勢。

朝鮮重啟核設施並宣佈發射「衛星」,給中國周邊外交及國際地區安全都帶來新的挑戰。

朝鮮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連續兩天宣佈了繼續開發「衛星」和核的計劃,使得朝鮮半島的安全形勢驟然升溫,讓中國面臨新的雙邊和多邊外交挑戰。

10月10日將是朝鮮勞動黨建黨70週年。為了迎接這一對金正恩政權來說有重要意義的日子,9月14日,朝鮮國家宇宙開發局宣佈將「在既定的時間和地點發射衛星」。9月15日,朝中社也公開承認寧邊核設施「恢復運轉」,不僅證實了國際原子能機構9月初對其動向的觀察,朝鮮官員還高調表示可以「隨時應對美國核武器的敵對狀態」。

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再批評朝鮮以發「衛星」為理由研製長程運載火箭武器。

朝鮮的系列舉動再次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但作為朝鮮的近鄰,中國受到的影響可能最直接。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張勇進對BBC中文網分析說,朝鮮的舉動將影響中朝關係,並給中國的周邊和多邊外交增添新的變數。

中朝關係

朝鮮開發核武的計劃一直受到中國的反對,特別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後,在其講話中雖然沒有點名,但明確表示不希望任何國家在中國周邊製造麻煩稱, 「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世界搞亂」,暗示不贊成朝鮮影響地區穩定的政策。

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上台後,卻採取了包括「處決其叔父、朝鮮二號人物張成澤、清洗朝鮮內部親華派」、繼續開發核武和導彈計劃等系列動作,使得朝中關係陷入低谷。

外交界人士都注意到,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並未出席中國精心凖備的、9月初舉行的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相反,半個多世紀前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老對手韓國的總統樸謹惠卻「不顧美日勸阻」前往北京。而之後中國以習近平、李克強等最高領導人聯名祝賀朝鮮國慶的「特殊高規格」賀電也沒有被朝鮮黨媒刊登在首頁。

張勇進表示,朝鮮的核武導彈問題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地緣安全,而朝鮮新的舉動明顯是對習近平「別找麻煩」的告誡置之不理,這將給中朝改善關係形成障礙。

東亞軍備

張勇進指出,原來中國周邊外交從東海到南海,已經存在諸多挑戰。現在朝鮮在半島又出了新的麻煩。

他說,朝鮮開發核和導彈計劃可能形成中國不願見到的一個重大潛在威脅在於:雖然目前日本仍處於日美安保的保護約束下,但試圖增強軍備的日本可能會以朝鮮為借口進一步開發自己的軍備,包括開發導彈和核有關的技術。

另外,日美聯盟原來就有針對中國的因素,現在朝鮮給日美提供了增強在東亞軍事部署的新理由,這也是中國不願看到的。

朝鮮的舉動直接挑戰聯合國的全球核和導彈不擴散政策,其危險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東亞。但北京主張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已經因朝鮮執意進行核和導彈武器開發束之高閣。

全球核不擴散

張勇進表示,在反對核擴散問題上,中美倒是找到了共同的利益點。也許在習近平主席訪美時,雙方能認識到這個戰略利益的共同之處。俄國也不會在核不擴散問題上支持朝鮮,因為這也對俄國不利。

在如何處理朝鮮的問題上,中國一向和西方「施壓」的立場有距離,中國為避免半島形勢的急劇惡化失控而殃及自身一直呼籲「堅持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張勇進說,但如果朝鮮一意孤行,對於中國來說,朝鮮的核危機升級成為新的地區熱點的話,會大於中國在東海、南海等周邊其它領域的衝突矛盾,因為那些島嶼領海的紛爭並沒有像朝核這樣具有對中國巨大的、直接的衝擊力。

他認為,考慮到明年台灣大選的不確定因素,照目前的形勢看,明年中國周邊形勢可能還會遭遇一系列的挑戰。

美軍首次證實未進入中國新造島礁12海里

Image copyrightReutersImage caption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在南中國海海域航行。(資料圖片)

美國國防部官員首次證實,美國軍艦迄今沒有進入中國最近在南中國海主權有爭議海域人造島礁的12海里以內,美國飛機也沒有直接飛越這些新造島礁。

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施大偉和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9月17日舉行的聽證會上作出了這項表述。

施大偉說, 美國軍艦上一次進入中國聲稱的主權島礁12海里以內是在2012年。但美軍一直在展現維持區域航行自由的決心。

委員會主席麥凱恩稱美軍迴避這些新造島礁的12海里範圍等於是接受中國對這些島嶼擁有主權的主張。

他批評奧巴馬政府沒有在南海挑戰中國填海造地,並敦促美軍艦船和飛機和平地進入爭議島礁的12海浬範圍內巡邏。

麥凱恩指出,中國上周曾將艦隻駛到阿拉斯加對面的美國阿留申群島的12海浬範圍內,但奧巴馬政府沒有在南海以同樣做法反制中國。

施大偉沒有回應國防部曾否向白宮要求批准艦隻駛入12海浬範圍內,但表示未來會考慮有關做法。

此前, 五角大樓官員一直拒絕向媒體證實美軍是否進入這些島礁行使自由航行的權利。

中國堅稱對南中國海這些島礁擁有主權,並誓言會保衛自己的領土領海。
衝突熱點

美國國防部長阿什·卡特日前批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活動,並說中國對引發爭議的島礁實行軍事化與國際凖則「不合拍」。

卡特在一次美國空軍會議上呼籲南海存在領土爭議的各國立刻停止填海造島的活動。

他說,美國對這些填海造島活動以及對這些島礁的進一步軍事化的前景深表關切。

他指出,這些活動有可能加大各聲索國之間誤判和衝突的風險,其中包括越南和菲律賓。

近來,中國在南海海域的一系列行動,包括在中越爭議海域架設鑽井平台,在南沙群島岩礁上開展填海造島作業等,引起周邊國家的強烈關注。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重啟太空計畫 亞馬遜創辦人等不及了!


(圖/取自網路)

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旗下航太事業藍源公司(Blue Origin)15日宣布,將在佛州卡納維爾角成立軌道載具生產設施,預計2020年前首次發射升空。初步發送衛星,之後要送人上太空,最終希望實現數以百萬計的人在太空生活、工作,這項公告使得商業太空競賽因此變得更加激烈。

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太空公司,將以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的「三十六號發射場」為基地,成立新的生產設施,打造可重複使用的軌道載具機隊。


(圖/取自網路)

「這個發射台已經靜置超過10年。太久了,我們已經等不及要採取行動。」貝佐斯說,總計有145次的太空任務發射「從這裡隆隆巨響升空」,其中包括美國首批太空船造訪其他星球的水手任務(Mariner Mission),第一艘飛越小行星帶的太空船的先鋒10號(Pioneer 10)任務,以及美國首艘軟著陸月球的太空船的測量員1號(Surveyor 1)任務。

貝佐斯雖然對於藍源飛行計畫的相關細節透露不多,但他說,這將是「21世紀的生產設施,我們將瞄準生產再生軌道發射艦隊。」藍色起源初期將在當地投資兩億美元、帶來三百三十個工作機會。貝佐斯在記者會上發表的新型火箭,將如該公司四月間在德州首次試飛的次軌道載具「新謝帕德」(New Shepard),採垂直發射、降落,第一節推進器可重複使用以節省經費,一次最多可搭載六人;載人艙可自行飛航,不需駕駛員,引擎採用藍色起源打造中的BE-4火箭引擎。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美國指俄在敘利亞建「轉運空軍基地」

Image caption據說這張9月4日的衛星照片顯示拉塔基亞機場正在進行修建工程

美國指出最近俄羅斯在敘利亞城市拉塔基亞(Latakia)附近的活動表明莫斯科計劃建造一個「轉運空軍基地」。

五角大樓發言人說,在那裏沿海地區持續有人員和設備流動。

俄羅斯說,他們的軍事凖備被運到敘利亞幫助政府軍打擊所謂的「伊斯蘭國」

莫斯科在敘利亞血腥內戰中支持阿薩德總統。

周一這位五角大樓發言人說,最近幾天俄羅斯往拉塔基亞地區運送人員和裝備,那裏的空軍基地似乎表明俄羅斯在建造一個轉運中心。

他還說,美國對俄羅斯軍方的運動十分關注。他還說,美國擔心俄羅斯軍方同在敘利亞活動的美軍和盟國發生直接衝突。

美國官員還擔心,俄羅斯加強援助將穩固阿薩德總統的政權。阿薩德政權在戰場上並無順利進展。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觀點:人工智能面前如何保飯碗?


Image copyrightScience Photo Library

資本主義的核心當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而這種現象是由科技的進步所推動的。從軋棉機到電力再到電腦,所有的科技革新都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工作的方式,甚至有什麼工作可做本身,也被改變了。

當前在機器人及其他數碼科技領域的進步正在媒體和人類工作者中間引起一些恐懼。比如,人們害怕機器人不僅會消滅現有的工作,甚至會在未來所有需要的工作中都比人類優勝。

我們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所做的研究表明,這最多只能代表一半的真相。雖然機器人在很多工作當中都正在變得非常棒,但有很多類型的工作仍然是人類做得更好。

而且,或許更重要的是,機器人以及其他形式的自動化可能會幫助給人類創造出一些更好的新型工作。於是,雖然我們確實可以預見某些工作將會消失,但其他工作也會被創造出來,而某些現有的工作也會變得更有價值。

比如,那些常規的信息處理工作現在已經被機器佔據。畢竟,「Computer」曾經真的是一個人類的職務名稱,當「計算員」的人要坐下來輸入一長串的數字;但現在,好吧,「computer」指的就是一台計算機。

另一方面,像數據科學家這樣的職業在過去就並不存在,但是因為電腦使得大量的數據群能夠存在並被加以分析,於是我們現在也有新的工作,就是讓人類去解讀這些大規模的數據庫。在我們跌宕前行的經濟當中,即使舊有的工作以及與之相關的技能被淘汰,經濟社會仍會繼續創造出新的工作和新的產業。

有三個領域是人類與機器相比擁有明顯優勢的,而這些領域就是創造新工作的關鍵。
人類勝於機器的領域

創意行業:這包括創造性寫作、創業和科學發現。這些領域的工作可以是薪酬優厚並且回報極高的。要當一名有洞察力的創業者,如今就是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好的時候,因為你能夠利用技術來調控你的發明創造。

社交互動:機器人並不擁有人類的情商。那些有動力的而且對於他人的需要有敏感度的人能夠成為偉大的管理者、領袖、營銷人員、談判者、監護人、護士以及教師。例如,試想一下如果一場高校足球比賽半場休息時由一個機器人來為球隊打氣會怎樣?它不會令人得到鼓舞。最近的研究表明,對於社交能力的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嫻熟的身體活動技巧:如果你曾經看過機器人撿地上的鉛筆,你就會知道它們和人類的小孩比起來是多麼遲鈍和緩慢。人類在登山、游泳和舞蹈等方面有過千年的經驗——他們通過長年的訓練掌握了超乎尋常的頭腦和身體的靈活性。

Image copyrightAPImage caption比起數據信息處理,像舞蹈這一類需要身體靈活性的工作在未來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脅較小

需要這一類技能和經驗的工作,比如園丁和家務打理等,是機器人所不擅長的。這一類工作有些並非是高薪職業,但是機器人在短期內壟斷它們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我們研究機器人科技的朋友們一直都在努力做得更好,所以這最後一類是最有可能在未來改變的。

從經濟角度,從業者和政府應該做些什麼?

我們的經濟數據表明,我們在創造就業和提升薪酬方面並沒有做出應有的成績。企業、從業者和政府可以合作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美國處於從業高峰年齡而又擁有工作的人數比例目前處於30年來的最低點,時薪的增長速度從整個歷史來說也屬於緩慢,而實際的家庭收入中位數並沒有比20年前高。

對於從業者來說,他們應該做的就是更有策略性,將目標著眼於那些最不可能被機器取代的工作。他們必須終身致力於訓練並且更新自身的技能,比如修讀額外的課程,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教室裏。終身學習、持續訓練和再培訓是關鍵。Image copyrightPAImage caption工人需要通過終身學習、持續訓練和再培訓來避免被機器淘汰

對於政府來說,它們需要營造一個環境讓創業者能夠蓬勃發展,因為新的商機業務會創造新的工作。令人困擾的是,有證據顯示創業正在下降。這是需要改變的。

應對機器人新技術提升的辦法並不是減慢科技發展的速度,而是加速我們的機制發展,令創業家、管理者和工人都能夠起飛。

埃里克·布林喬福森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授,安德魯·麥卡菲則是該學院的科學家;兩人合著了《第二個機器時代:工作、進步和高科技時代的繁榮》(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廣角鏡——機器人能幹我的活?》將在英國夏令時間星期一(9月14日)20時30分在BBC電視一台播出,歡迎英國觀眾收看。

本文為BBC《智能機器》報道與評論系列之一。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歐洲再發射兩枚「伽利略」導航衛星

Image caption第9、10號伽利略衛星升空。

歐洲又發射了兩枚導航衛星,希望以此推動進展遲緩的伽利略衛星導航項目進入正軌。

第9、10號伽利略衛星周五(9月11日)當地時間凌晨02:08在法屬圭亞那升空。

至此,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的部署完成了三分之一。一切齊備後,這個系統應該有30枚衛星,其中包括6枚備用衛星。

歐洲伽利略是美國GPS的競爭對手,但一直受到技術故障和預算困難等問題困擾。

系統明年開始啟用的目標是否能按期達到,現在成了一個疑問。

歐盟希望到2016年底共有16枚衛星進入繞地軌道運行,開始提供初步的衛星導航服務,包括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車內導航系統和搜救定位等服務。Image caption伽利略系統構想圖。

根據計劃,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全部部署完畢,耗資總共將是70億歐元(79億美元),外加每年5億歐元用於維持、運營和更新衛星。

《CQB近距離戰鬥 》:反恐部隊

經過911事件攻擊後,經常可在紐約和美國其他城市見到軍隊的身影,為了不讓恐怖分子­再度在美國本土放肆,反恐部隊被賦予極大的權力。本集節目深度報導哪些人能夠成為反恐­部隊的菁英、接受哪些訓練、配有哪些裝備。當敵方部隊利用商用客機和化學武器,就須靈­活運用各種對抗手段。節目中還要近距離體驗位於華盛頓特區、負責警戒化武攻擊的警員,­或在紐約市街頭監控可疑活動的後備軍人的工作。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挑戰新聞軍事精華版--國軍漢光31號演習,美軍「RQ-4」全球鷹無人機現蹤情蒐,空軍F16升空攔截


漢光卅一號」演習第二天,美軍RQ-4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機昨天上午現蹤東部外海上空,疑似前來刺探軍情!空軍為此緊急派出兩架­F-16戰機升空攔截,雖然未正面接觸,但仍造成一場虛驚。

據了解,昨天上午八時許,正當空軍列為極機密、唯一的C-130HE電戰機,在東部空­域實施電子戰演練時,一架不明軍機以五萬五千呎高度,沿著防空識別區邊緣,由北向南往­東部空域飛行,戰管中心發現後,立即要求待命的F-16戰機緊急起飛攔截,軍方隨後確­認是美軍的全球鷹無人機。


由於高度超過F-16的最大升限,經前往「了解」意圖後,RQ-4隨後掉頭往日本沖繩­方向飛離,空軍花蓮基地低調表示,不清楚發生什麼狀況,且正值漢光演習期間,不方便對­外透露。

據指出,當時在東部空域有六架F-16演練反擊作戰科目,C-130HE電戰機及E-­2K均升空配合演練,C-130HE電戰機還針對沿岸三軍基地實施電子干擾、反制各項­演練,隨後P-3C也升空實施反潛演練航道熟悉練習,研判RQ-4主要是蒐集相關電戰­參數而來,且對演習內容相當熟悉。

C-130HE是我國唯一的電戰機,又稱為「天干機」,具有電子偵測、電子截收、電子­干擾等多項功能,可實施電子干擾作業截斷地面雷達,被視為極機密的機種。
據了解,去年漢光演習期間,美方也有新型的P-8反潛機刻意前來,志航基地還派出F-­5E升空攔截,因事涉敏感,國防部及空軍均相當低調。

全球鷹是美軍最先進的長程高空無人機,曾以不中停方式,飛了廿二小時,從美國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直飛澳洲愛丁堡空軍基地,創下無人機飛越太平洋的紀錄。

它在戰場上的角色類似一九五○年代的U-2偵察機,可提供後方指揮官綜觀戰場或細部目­標監視的能力,機上裝備有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SAR),不受雲霧和風沙影響,還有­光電紅外線模組,提供長程長時間全區域動態監視,白天監視區域約四萬平方英里,兼具情­報蒐集、預警觀測全球各地的危機和衝突,也可協助導引戰術空軍降低誤擊率。

美軍無人機中以全球鷹造價最昂貴,單機造價一.二億美元起跳,迄去年元月為止,美軍擁­有卅三架。除在美國空軍及海軍外,德國空軍擁有衍生版的歐洲鷹(Euro Hawk),其他包括日韓等國也都有意向美洽購。







2015 聯興演習─屏東加祿堂海灘,海軍/海軍陸戰隊 空拍


2015 聯興演習─屏東加祿堂海灘,海軍/海軍陸戰隊 空拍,本影片於空域管制開放後協調拍攝在不影響演習情況下完成,感謝海軍及海軍陸戰隊。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英媒:中國閱兵非宣揚和平而是炫耀武力

Image copyrightAFP

英國多份報章在9月3日均就中國官方為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舉行大閱兵發表報道和評論。

其中《衛報》網絡版更製作了直播頁面,同步報道北京閱兵式的實況。

該報網絡版還發表評論指出,中國此次舉行閱兵,目的並非為了宣揚和平,而是炫耀其軍事實力。

文章表示,雖然習近平在閱兵式上宣稱「我們中國人熱愛和平」,而且重申「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但是,通過閱兵式,習近平向亞太地區以及全世界顯示的是,中國在身為一個經濟大國的同時,也是一支主要的政治和軍事力量。

文章還認為,更重要的是,習近平通過閱兵式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政壇的領導地位。文章引述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指出,習近平想樹立自毛澤東及鄧小平後中國最有權力領袖的形像,因此閱兵式是展示其權力和進一步加強對軍隊控制的良好方式。

為了取悅中國國內觀眾

至於《每日電訊報》的報道則聚焦在中國在這次閱兵時展示的「航母殺手」導彈-東風21D導彈。

報道還特別提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得越來越進取,而且與鄰國發生了一系列的領土主權糾紛。

報道也引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布朗教授指出,閱兵式發出的信息是,中國不會再成為受害者,現在已經自信了,強大了。而對鄰國展示的是,誰才是這個地區的掌門人,而且還具有這樣的硬件實力。而這一切在中國國內都會得到很好的回應。

「航母殺手」威脅軍事平衡

《金融時報》也針對中國在閱兵式展示最新的東風21D導彈發表了一篇分析。

分析表示,在閱兵式前,中國官方對東風21D導彈的有關資料一直保密,而據一些西方防務專家估計,東風21D導彈的射程大約900至1500公里,速度可高達音速的15倍,很難被攔截。因此,有分析認為,中國擁有這種導彈將威脅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平衡。

分析也引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唐申德指出,東風21D導彈比中國其他武器都更具有象徵意義,因為它有可能威脅到美國在中國沿岸地區作出軍事部署的能力,因此會增加(戰爭的)風險和成本。

文章同時也指出,因為中國聲稱在南中國海擁有主權,中美兩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

美海軍:阿拉斯加附近的中國軍艦已開始回航

Image copyrightXinhuaImage caption美國海軍指,在阿拉斯加白令海附近的五艘中國軍艦已經開始回航(資料照片)。

美國海軍指,在阿拉斯加白令海附近的五艘中國軍艦已經開始回航。

這五艘中國軍艦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到訪阿拉斯加時被發現。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喬納森·格林納特對路透社說,他不認為這次事件令人擔憂。

格林納特說:「中國已派出破冰船在該海域……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回航。」

格林納特指,該五艘軍艦周三在白令海一些阿拉斯加環礁附近被發現,不過他沒有再透露其他消息。

美國國防部周三確認這五艘軍艦在國際海域活動。

中國國防部周四指,這五艘軍艦當時在參與常規演練。上月20至28日,中俄雙方舉辦海上演練。

中國國防部回復路透社,指這是常規的安排。「沒有針對任何國家或特定目標。」

中國一直增加國防預算,改良軍隊及發展海軍。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托納說:「這是我們首次看見中國海軍船隻在白令海出沒,不過,我們尊重所有國家的海軍船隻在國際海域航行的自由。」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比爾·俄本說,中國軍艦現時在阿留申群島以南。不過,他沒有提供其它的資料。國防部稱將繼續監察船隻活動。

美空軍擬在戰機上裝設攻擊性激光武器


美國空軍正積極研發可安裝在像F-15E這種小型戰鬥機上的攻擊性激光武器。(圖片來源:美國空軍)

美軍的各軍種都想擁有適合自己任務特性的激光武器,而美國空軍也不例外,他們正積極研發可以安裝在像F-15E這種小型戰鬥機上的攻擊性激光武器。
據美國Breaking defense網站報導,美國陸軍和海軍希望將激光武器作為導彈防禦系統,但是空軍除了希望激光武器能被動防禦敵軍來犯的防空武器之外,並且能夠進一步主動打擊地面或飛行中的敵軍武器。
報導中說,空軍不僅想要在大型的AC-130對地攻擊機上架設激光武器,也要在小型的戰鬥機,很可能是F-15E鷹式戰鬥機上安裝這種武器。


美國空軍將在大型的AC-130對地攻擊機上架設激光武器。(圖片來源: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美國空軍想要發展的空中激光武器,無論在技術或戰術上卻是所有軍種中難度最大的。
就技術上而言,在地面、軍艦或卡車上架設激光武器,會比架設在飛機上容易許多,目前世界上唯一架設作戰激光武器的彭斯號(USS Ponce)水陸兩棲運輸艦,排水量約為17,000萬噸,但AC-130J的最大起飛重量是82噸,而F-15E戰鬥機是40噸。

在戰術上,其他軍種發展的激光武器主要是防禦性的,目標是擊落來犯的砲彈、導彈或無人機,以保護武器裝備與人員。空軍則想要進一步發展攻擊性的激光武器。

近期在美國舉行的一場定向能量峰會(Directed Energy Summit)中,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官黑索德(Brad Heithold)中將表示,雖然AC-130對地攻擊機上105毫米的大砲已具有足夠殺傷力,但他希望加裝定位更精準、可調整能量強度的激光武器。

空軍空戰司令部副指揮官哈里斯(Jerry Harris)少將表示,激光這種定向能量更具殺傷力。現在的空對空作戰中,距離和時間是以英里和分鐘來計算的,但是換成定向能量武器的光速就不同了,是以毫秒(千分之一秒)來計算的。例如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飛行速度約每小時3,000英里,而激光是每秒186,000英里。

此外,一般戰機攜帶的導彈數量很有限,彈藥用盡需落地整補,但是激光是以油料產生的電力為能源,裝設激光武器的戰機升空後能發射幾千次,且在空中補充燃料就可持續使用。
激光武器的速度和可不斷發射的特性,很適合攔截威脅戰機的高速武器,因此配備激光武器的戰機在中共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 and Area Denial)的地區作戰時,能夠存活。

空軍研究實驗室指揮官馬塞洛(Thomas Masiello)少將表示,他們的激光武器發展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發展數十千瓦名稱為「盾」(SHIELD)的防禦系統,預計2020年展示這自我防衛之高能激光;第二階段發展100千瓦之長程防禦系統,預計2022年達成;第三階段發展能摧毀敵機和地面目標的300千瓦攻擊系統。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英媒:北京大閱兵展示自信和王牌武器

Image copyrightAFPImage caption凱瑞·布朗的話說,閱兵式及武器展示對中國國內發出的信息是:中國永遠不會再次受到外國凌辱

今天英國各大報在報道周四(9月3日)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都講中國展示軍力和軍事現代化。

《金融時報》報道說,習近平講話提到裁軍30萬的同時,承諾要實現軍隊現代化。不過報道引用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喬木的話說,習近平借北京閱兵展示權威和對國家的控制。他還說表面上閱兵是紀念和平,實際上是對西方展示中國崛起。

《每日電訊報》引述悉尼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凱瑞·布朗的話說,閱兵式及武器展示對中國國內發出的信息是:中國永遠不會再次受到外國凌辱,現在中國變得強大和自信,也向鄰國展示誰在主導地區事務。
展示自信

《泰晤士報》引述《簡氏防衛周刊》的亞太編輯詹姆士·哈迪的話說:閱兵旨在向國際和國內觀眾展示中國的力量和自衛能力。

《金融時報》另外一則報道專門提到了東風-21D反艦導彈,說分析家認為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防禦應對這種導彈。雖然導彈在閱兵式中亮相令許多人感到興奮,但是報道說閱兵式上展示的只是寫著DF-21D的車載發射管。

另外新聞評論員還說目前中國軍隊已經部署了比東風-21D更先進的反艦導彈。

閱兵評論員還說,射程更遠的東風-26(3-4000公里)彈道導彈也裝備了反艦彈頭。

華盛頓的國際評估和戰略重心的導彈專家費舍爾說,雖然東風-26具有反艦能力是已知的事實,但是該型導彈已經部署卻令人感到意外。

中國評論員說,這種導彈可以打擊中型艦船,這意味著美國航母和隨行的驅逐艦都能把西太平洋第二島鏈內到關島以內的地方成為攻擊目標。
「能打倒夏威夷」

《衛報》的相關報道提到了中國電視轉播的評論員在東風-31A導彈通過天安門時說,「這是中國實行有效核報復打擊的脊樑」。中國電視台的主持人興奮地說,「看這款導彈,它能打到夏威夷!」Image copyrightXINHUAImage caption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教師喬木的話說,習近平借北京閱兵展示權威和對國家的控制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東風-21D導彈能夠威脅到美國海軍的威懾能力,因為航母是美國海軍威懾的基礎。中國評論員將東風-21D稱為「王牌」武器。

《金融時報》另外還報道說,在奧巴馬訪問美國阿拉斯加的時候,解放軍海軍艦隻在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遊弋。

美國證實了中國軍艦穿過了那裏的國際水域。考慮到昨天北京舉行大閱兵,而且習近平月底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軍艦前所未有的遠航再次展示中國不斷增強的全球影響力。
制裁網絡盜竊

白宮凖備在下周開始制裁那些同網絡盜竊美國知識產權有關的中國公司。《金融時報》報道說,在習近平訪美前白宮凖備對黑客和網絡盜竊實行制裁。三名美國官員說,制裁最早可能下周就開始。

對於美國政府是否在習近平訪問前實行制裁,美國官員內部也有分歧。支持者認為美國應該借此向中國表明美國對於解決網絡間諜問題是認真的。

但是據知情人透露,美國國務院則爭取在習近平訪問結束後實行制裁,因為他們擔心制裁會令習近平訪問受到干擾。

不過習近平訪問美國還會受到其他因素干擾,羅馬天主教宗也會同時訪問美國,美國總統競選參選人都在紛紛譴責中國。

教宗訪美無疑會受到媒體關注,中國希望習近平訪美增強其作為全球領導人的形像可能因此會受到影響。

透視中國: 北京抗戰閱兵與歷史回顧

Image copyrightGettyImage caption評論員認為,大閱兵旨在顯示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

9月3日將在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是習近平上台後展示國家實力和慶祝中國國際影響力的盛事,但圍繞閱兵的抗戰和二戰歷史一直爭議不斷。

台灣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參加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前夕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時說,蔣介石領導了「正面戰場」的抗戰,毛澤東領導了「敵後戰場」的抗戰。對此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回應說,對日抗戰不論正面或敵後戰場,都是由國民政府領導,是「絕對不容否認的史實」。

這個「史實」是指根據1937年的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協議,在陝北的中共武裝被國民黨政府改變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而促成國共合作的是1936年底發生的西安事變。當時在西北剿共的東北軍將兩張學良發動「兵諫」,扣押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迫使國民黨政府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剿共策略,同中共形成了抗日統一戰線。Image copyrightxinhuaImage caption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設立中國戰區,國民政府得到美國的軍援

由南京國民政府提供軍費的八路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指揮。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八路軍在國民政府領導下開闢敵後戰場。但沒有中共同張學良的默契,就沒有西安事變發生。蔣介石被扣押後,斯大林指示中共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因為蘇聯擔心沒有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會加入日德同盟,會加大蘇聯在遠東面臨的軍事壓力。

抗戰期間的國共合作一直面和心不和,八路軍始終是中共領導的獨立武裝,而中共一直在執行斯大林的指示。根據最新披露的俄羅斯檔案顯示,從中共建黨伊始至斯大林去世,中共一直忠實地執行斯大林的指示(潘佐夫:《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建議成立中國戰區。雖然蔣介石擔任中國戰區的最高統帥,但中國戰區始終從屬於美英對軸心國作戰的大戰略。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為了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和政治支持,國民政府同美國簽定了一系列出讓國家主權的經濟和軍事條約。

從這個意義上說,爭論正面戰場或敵後戰場,國民黨或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就好比爭論是蘇聯紅軍還是英美盟軍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一樣。面對德意日軸心軍事同盟,盟國同蘇聯合作同樣是跨越意識形態鴻溝的權益之計。

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一直將蘇德戰爭稱為「衛國戰爭」,強調本土自衛的正義性,別於佔領殖民地和爭奪生存空間的「帝國主義戰爭」。前蘇聯教科書更指責盟國在戰爭初期企圖「禍水東引」,誘使希特勒進攻蘇聯。Image copyrightxinhuaImage caption蘇聯和蒙古軍隊進入東北地區擊潰了日軍關東軍

戰爭一結束,丘吉爾在美國發表演說拉開冷戰序幕。丘吉爾在演說中把蘇聯戰後對中歐和東歐國家的控制比作一道「鐵幕」。此前一年在德國戰敗前,納粹德國宣戰部長戈培爾也用「鐵幕」形容蘇聯控制的前景,「在蘇聯控制的大片領土上,一副鐵幕即將降下,鐵幕後面所有的國家都會被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年後,不同國家都從自己的角度紀念戰爭犧牲和戰爭勝利,中國亦不例外。習近平會見連戰時強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抗戰,並無涉及國共誰在抗戰中起主導作用的爭議話題,同不久前台灣總統馬英九強調國民黨的抗戰主導作用形成對比。

前不久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二戰大片《開羅宣言》,電影海報出現了毛澤東的形像引起了爭論。有人質疑影片篡改歷史,誇大了毛澤東的作用。還有評論說,北京閱兵受到西方國家集體冷遇。不過屆時還會有十多國軍隊組成的方隊參加北京閱兵,其中有俄羅斯和蒙古軍隊。二戰後期是蘇俄和蒙古軍隊進入東北擊潰了侵華日軍的主力。

但對中國當局來說,這次抗戰紀念的現實意義重於對歷史的回顧。許多中國評論員認為,大閱兵旨在顯示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有學者甚至把「大閱兵」說成「是中國作為一個世界領導型國家的成年禮」。

中國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武器大觀

      中國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典禮,軍事武器裝備-提供做為教學參考。